总 283 MB,前 8 页提供大家预览
vip共享 资源 ,需 0 个金币,您目前是 游客
古籍资料简介:
《本草备要》为明末清初新安医家汪昂的代表著作之一,约成书于清康熙初年(1662),并在康熙三十三年(1694)重加增订。 汪昂而立之年弃儒从医,凭借深厚的儒学功底与精深的医药造诣完成此书。 全书共八卷,另含 “药性总义” 一篇。书中收载常用药物 478 种,将其分为草、木、果、谷菜、金石水土、禽兽、鳞介鱼虫、人等部。对每种药物,先分辨其气、味、形、色,接着阐述其所属经络、功用及主治病症,还依据药物所属的 “十剂” 分类置于药首。后世刊本增附 400 余幅药图,内容更趋完善。 该书主要取材于《本草纲目》和《神农本草经疏》。汪昂认为古今本草众多,如《本草纲目》虽考究渊博,但卷帙浩繁,不便携带与学习;《明医指掌》中的药性歌虽便于初学诵读,却不够完备。 于是他取诸家本草之精华,著成《本草备要》。书中对各味药物的性味、归经、主治、禁忌、产地、采集、收贮、畏恶、炮制等均有论述,还引述历代名家精论、验案、验方等,并对药物进行辨误、辨疑。 《本草备要》是一部极具影响力的本草学著作,被视为临床药物手册与医学门径书,是清代流传最广的普及性本草学著作。 自首印至1963年,先后发行木刻本、石印本、铅印本达107版。 它不仅对清代及近现代中医教育影响深远,诸多所载药物也被现代中药学教材收载 ,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,是中医药学习者不可错过的经典之作 。
工作时间: 9:00-18:0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