总 10.9 KB,前 5 页提供大家预览
vip共享 资源 ,需 0 个金币,您目前是 游客
古籍资料简介:
《宝章待访录》是北宋书法家、鉴赏家米芾于元祐元年(1086 年)编撰的书法文献,以严谨的学术态度记录晋唐法书名迹,开创了书画著录的先河。全书分为 “目睹”“的闻” 两部分,共著录八十四件作品,其中 “目睹” 部分收录王羲之《雪晴帖》等五十四条真迹,“的闻” 部分记录怀素自序等二十九条传闻作品。米芾以小楷笔法逐条记载作品材质、收藏者、题跋、印章及真伪考辨,如指出张芝、王翼二帖为伪作,纠正智永《归田赋跋》的年代记载,体现了其精于鉴别的学术素养。 作为北宋文人鉴藏风尚的缩影,该书与米芾另一著作《书史》互为补充。前者成书较早,侧重书目式记录;后者更为详实,详述作品流传脉络,二者可互相参证。书中对晋武帝、谢安等十四帖的记载,保留了 “开元”“太平公主” 等唐代宫廷收藏印记,为研究法帖流传提供了关键线索。其体例影响深远,明代张丑《张氏四表》即仿此而作。 米芾在书中展现了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。他不仅记录作品本身,更关注装裱工艺、笔墨特征等细节,如描述颜真卿《争坐位帖》“秃笔起草,字字意相连属飞动”,揭示其创作状态。作为米芾唯一传世的长篇小楷作品,该书书法风格端庄严谨,单字不足 1 厘米,笔力沉着,被学界称为 “奏章体” 典范,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纸本墨迹即为其艺术价值的实物印证。 原书在流传中散佚严重,今本多据《四库全书》等辑录,现存《百川学海》《说郛》等刻本及《美术丛书》整理本。尽管部分内容已非原貌,但其对晋唐书法史的研究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,正如《四库全书总目》所言:“于《楚辞》诸注中,特为善本”,其学术性与艺术性的双重价值,使其成为理解宋代鉴藏文化与书法美学的核心文本。
工作时间: 9:00-18:00